• 2891阅读
  • 5回复

[妈妈心烦事]爸爸一巴掌,儿子耳膜穿孔:放学后千万别催孩子写作业,这样做比催100次管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给朕满上
 
发帖
572
奖学金
1061
威望
2565
微信分享到朋友圈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腔主  发表于: 2021-01-1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义乌十八腔,更多精彩评论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关闭
小重说
拖拉磨蹭的娃,崩溃失控的父母,辅导作业这道题,真的无解?
  


   “一个孩子写作业引发的血案





受伤的男孩今年10岁,写作业时,东瞅西看,磨磨唧唧,家人提醒了几次,可孩子嘴里答应,很快就故态复萌。

父亲火气“蹭”就上来了,举手想吓唬吓唬儿子,没想到巴掌刚甩过去,儿子偏头晃过来,瞬间耳朵轰鸣。

经医生确诊,男孩左耳鼓膜穿孔,伴随轻度听力减退。

在家长界,有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而拖拉、磨蹭,就是写作业的头号大敌:


打开书包就要找铅笔,一次作业铅笔起码削5次;

刚写两字橡皮找不着了,一会儿尺子不见了;

一坐下就要喝水,隔几分钟就要上厕所;

摸东西n次,扣扣索索不计其数。。。。。


眼瞅着指针滴答走,全身哪里都动,就是作业一个字都没动。


拖拉磨蹭的娃,崩溃失控的父母,辅导作业这道题,真的无解?      





01辅导作业,逼疯了多少父母


   这位妈妈,哭得稀拉哗啦,一边抽噎,一边哭诉:


“几个生字,他早晨写了三个小时!”

“我也想控制我的脾气,不想打他,骂他,还一直在那闹”

“我不想做他妈了,呜呜呜...”      妈妈生气到想撂挑子,真是又好笑又心酸。

然而,陪写作业这件事,却不是想不干就能不干,它几乎是家长们无法逃脱的命运。

《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调查显示:中国有78%的家长,每天都要陪孩子写作业。

小学生家长,每天陪写作业时长,平均需要两三个小时,有的竟长达四个小时以上。

漫长的陪写过程,导致了亲子间冲突不断。据统计,每四个家庭,三个就曾因为写作业发生过矛盾。  





02   孩子磨蹭不肯写,
背后根源是它们


许多失控的父母,可能都曾绝望过:我也不想这样,可孩子不听啊!

好端端的孩子,怎么一到书桌前,就成了手也不是,脚也不对了呢?

从心理上来说,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一般出于两个原因。

1、作业太多或者太难,孩子无从下手。

教育观察片《老师请回答》中,7岁男孩巩子悦,堪称磨蹭派的掌门人。

在家写作业,简单的五六行生字,五六个小时都没有写完。

在学校时,老师布置的随堂作业,他要拖到课间补,很多时候补不完,还得带回家补。  



03 陪写的正确姿势,
是养成孩子的自觉性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写作业也同样如此。相比盯着作业本身,帮助孩子养成自觉的习惯,才是父母陪写的关键。

1、快速启动,对孩子进行心理预热

孩子上了小学,尤其是低年级,要突然应对好几门作业。如果本身还有其他学习安排,就显得更为复杂。

孩子看着作业,千头万绪,容易产生退缩心理。      





  心理学肖恩·埃科尔提出“20秒”法则:当一件事启动时间超过20秒,大脑不容易接受,会产生抗拒。

所以,陪写的第一步,是帮助孩子拆解任务,快速启动学习状态。

比如,写六行生字有点多,但是可以先写五个;
背诵一首诗有点难,但是可以先带着读两遍。

这样简单的任务,可以快速启动孩子的大脑神经,进入写作业的状态。

更重要的是,当孩子先完成简单的,会觉得目标也没有那么可怕,激发出完成的信心。

2、克制小动作,提升专注度

从孩子的大脑发育来说,他的自我抑制水平比较弱。也就是说,很容易被环境干扰,分神走神。

所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就要帮助他消除干扰。

比如,在孩子写作业前,提醒他走完“配套”流程:喝水、上厕所、准备好文具等。

低年级孩子还可以采用桌面管理法:清空孩子的书桌,只留下跟完成作业有关的用品。

同时,父母本身不要成为干扰源,用语言去不断刺激孩子。

这样,从准备和环境两方面着手,能够有效帮助孩子消除干扰。

3、划定界限,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写作业这件事,父母盯得越紧,孩子就会越松,甚至演变成完全依赖。

所以,划定界限,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才是最终的目标。

这里提供两个技巧。

首先,试着让孩子自主掌控学习节奏和方式。

比如,带着孩子把所有作业,列成清单,让他自己决定完成顺序。写作业的时间段,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

每个孩子内心,都有对自主性的需求,而不是只能听父母吩咐,像个程序一样执行。

其次,表达欣赏和鼓励,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热情。

当孩子努力完成一个任务时,父母要及时肯定:“很棒呀,这个有点难度,但是你做到了!”

或者,简单的回应一句:“完成作业的感觉,是不是很棒?”

父母的肯定,会引导孩子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也会被唤起内在的学习动力。    



04不写作业母慈子孝,
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说到底,裹挟住父母和孩子的,终究是我们对孩子完美表现的渴望。

试着别再吼叫,放松心情,控制情绪。

作业固然重要,可眼前的一次作业,远远比不上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唤起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更重要。

而这,才是我们要努力和引导的最终方向。

陪读的路上,与所有的家长们共勉。
3条评分威望+3
福田首富 威望 +1 - 2021-01-16
语洛 威望 +1 - 2021-01-15
饕鬄 威望 +1 - 2021-01-15
特别声明:帖子及回帖全部内容为论坛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任何用户如认为页面上的特定内容涉及侵权,可通过页面底部侵权投诉指引向我们进行投诉。
本帖共有5条回复,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