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踏上投资这条路之后,注定就是孤独的。外在表象是孤独,内核是独立思考。
以前是不敢和家里人说自己炒股的,炒股的人往往被贴上不务正业、赌徒、败家子、傻子、好吃懒做的标签,被绝大部分人边缘化。
那天和爸妈长谈了2个小时,回顾了他们近60年的人生,兢兢业业半辈子刚摸到个平均线,要想超过平均线,必须要赚外快,当然勤劳本分是美德。
儿大不由娘,于是他们让我去闯一闯,他们在身后托底,划好保障生活的安全线。
2018年,股票市场连跌1年,2种割肉方式最痛,一个是自己的持股,阴跌不断看不到一丝希望,另一个是,当初同样看好,但你未买的股却涨的很好。
打败你的从来不是市场,而是你自己。这个结论来自于,我把股票出清后,还坚持基金定投,最终翻倍获利的经历。
赔钱了当然要总结原因教训的。于是开始疯狂的学习,宏观政策、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财务分析、心理学、市场技术分析,行业分析,哲学还有艺术音乐
学的多了,认识有没有上去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我越来越孤独了。你跟人家聊天,根本就不是一个思路。
比如华为公司的员工持股,这家公司按现有的持股状况,是永远不可能上市的,也就是华为搞成功了,如果搞失败了,会和吴瑛一样,弄个非法集资的结果。
如果把炒股亏损的8万想成是学费,现在想想也是值的。
金融市场就是一个浓缩版+加速版的人生,炒股1年带给人的成长和人生感悟要比干10年的实业工作都要多。
对人的风险意识,心理素质、资金管控、分析能力,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能力都是一个突破性的颠覆,当然对身体素质提升不大,容易变胖。
说了那么多,还不是个亏货吗,是的,但是亏损的速度和盈利的速度大致是相当的,想想酱香科技可以卖了。
说了心动,也想试试。教人炒股,天打雷劈。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风险永远是第一位的。学习——实践——学习——再实践循环。
股票群里晒收益的千万不要眼红,荐股的老师=骗子,管住自己的钱,想学的自己到市场里交学费。
没有人能百分百预测市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有。
市场的风险在于其不确定性,如何应对不确定性才是应该提高的能力。
买房和炒股选哪个?这个只能通过你自己的独立思考去做判断,旁人的想法你参考下就可以了。
学习,独立思考,应变。能帮自己的,只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