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64阅读
  • 1回复

[义乌故事]李祖·新村民 | 与山川为伴,编织出一片日月星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网站九九
 

发帖
263
奖学金
583
威望
8267
微信分享到朋友圈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腔主  发表于: 2021-03-3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义乌十八腔,更多精彩评论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关闭

返璞归真,与自然节气,山川河流来一场烂漫的对话,给孩子们编织出童话。

——乡恋学堂 屈琼阁





古韵古香,一座上百年历史的四合院承载着历史的厚度,凝望着村落的繁衍生息。厚物载德,饱经风霜的墙面不会言语却宛若智者,讲述一段段生生不息。正是这样一座学堂,偏安一隅,如润物细无声般育人,于无声处听惊雷。
温柔了岁月,悄然开花


温柔且强大,通透而坚定,是我对学堂的创办人屈琼阁老师最深的感触。经历过徘徊举棋不定,也曾迷茫挣扎,最后遵从内心的渴求,找到最舒适的生活方式,在清冷的月光中悄然开出一朵花来。




“最初来到李祖村工作,被村落的美、人情的美吸引,留下一些诗行和文章;开了一家书店,买了很多孩子和大人看的书,那些我儿时做梦都没梦过的精美图书,集邮一般被我网罗到店里;办过很多场读书会和诗歌活动,但书放在那里,看的人很少,我自己也很少看,任灰尘落满书架。在村里工作,团队只有一两个人,辛苦做的事情很多,但成效几乎为零。有时忙得双脚不离地,每天只是路过那些书,看都不看上一眼,更别说静下来读写了。”屈老师一边内心渴求平静,想要读写,却一边困于自由,裹挟在漩涡中动弹不得,精神贫瘠的写不出任何文字,那是购买再多的书也无法缓解的焦虑。






走得累了,自然就停下来,像是爬到半山腰的累到喘不上气的人,需要休息,需要水和食物。屈老师开始静下来读那些关于写作的故事,关于村落回忆的故事,关于自然时节的故事,重拾对读写对哲学心理的痴迷,走向未知却安全的远方。在远方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关注生命真正价值的朋友,于是,终于,打开了新的一扇乡恋学堂的大门。




铅洗浮华,触摸自然纹理


“老师即是学生,学生亦是老师”屈老师一直秉承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在风清月朗饱含深意的大自然中敞开心怀,探索自己的内部景观,与孩子建立起最真实的连接。



学堂其实不大,除了满格的书,最动人的便是孩子们的照片了。每个教室都有一面照片墙,有孩子们最真挚烂漫的笑容,线条简单不成文却沾满孩子细腻小心思的涂鸦;有对爸爸妈妈不曾说出口的感谢,细看文字中还夹杂着些许拼音;亦有颁发给老师的奖状,是每次真心换真心的感动。




“有些孩子第一次见面时并不爱说话,也不愿意和其他孩子玩,有自己的小世界。”屈老师回忆,“社会情感老师在这方面帮助了很多,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建立与人的沟通,与自然社会的连接。”




不同于常见的辅导教育,乡恋学堂更注重哲学与心理,为孩子提供智力,情感,个人发展,社会技能等通识教育。学堂所有课程的设计,均以哲学和心理学打底,引导孩子关注自我、他人和世界,由对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的美学感知,从而引发孩子内心的感动与共鸣。恢复孩子的自然生命活力,点燃学习兴趣,保护孩子的童年时光。




在自然的生态环境下归回本真,看树木纹理,触摸生命的延展;体验插秧收稻谷,在乡野间辨别草木,分辨二十四节气的缤纷变化。返璞归真,乡恋学堂像是洗去了城市的一切浮华,带着满心赤诚,将大千世界捧到孩子们的面前,教他自尊,教他自信,教他表达,教他判断,教他热爱,用自己的眼睛去探索目光的落脚处,去思考去转化去创造...






如今,每个孩子与老师都是朋友,时不时回到小小的教室里,聊着趣事,说着小秘密。乡恋学堂的每个角落都有着孩子们的成长印记,这里也成了孩子们心灵的归属。


特别声明:帖子及回帖全部内容为论坛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任何用户如认为页面上的特定内容涉及侵权,可通过页面底部侵权投诉指引向我们进行投诉。
本帖共有1条回复,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