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晚上十一点左右,宝宝便开始翻来覆去。一会抓腿弯,一会抓脖子,一会又抓裆部等等。这些皮薄的地方经过反复抓伤擦药,已经显得比附近其他地方的皮肤要厚。父母忙着给宝宝摸摸背、拍屁股进行安抚,似乎能安静下来。但睡不了多久,便又开始周身抓痒,不时坐起身来猛烈抓头,疯狂用手揉眼睛,似乎心里有一团火,让宝宝烦燥不安…… 。长期睡眠不足的父母身心疲惫,布满血丝的双眼看着宝宝痛苦,心里十分难受,因为跑遍了大小医院,却始终没有找到一种能让这种皮肤骚痒、干燥有效的治疗方法。当今医疗科技如此发达,却有众多患者饱受痛苦煎熬,甚至能睡个整夜觉都成为最大奢望。这种导致长期睡眠不足,直接影响到宝宝生长发育的皮肤病,西医名为“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单是从生化学层面看,是消化系统的胃酸不足、消化酵素不足、肠道菌丛失衡、肠道蠕动欠佳、肝功能负担,内分泌系统玄乱 (甲状腺功能不足、肾上腺功能不足等),也有神经疲劳等因素。
大多数患者使用西药,如:抗组胺药(常见的有盐酸西替利嗪片(仙特敏,西可韦),氯雷他定片(开瑞坦,百为坦)等)
口服的抗组织胺能够发挥抗过敏的作用,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干扰了组织胺的接受器。组织胺接受器分布的范围很广,包括皮肤内皮细胞、中枢神经、血管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外分泌腺、感觉神经末梢、肠平滑肌等,分布在人体全身。通过干扰避免身体如此大面积组织胺作用所造成的各种生理反应,几乎是杯水车薪,通过抑制本有的生理反应,不能当作长期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导致过敏源增多且更加敏感。
激素药膏(口服强的松、糠酸莫米松乳膏(艾洛松)、地塞米松等)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等等
激素药膏基本全部患者都使用过,不同强度等级的激素,涂在抓破的皮肤上,效果立竿见影,皮肤在短短一两天时间内,迅速恢复。然而这只是噩梦的开始,下一次在原地方爆发的面积明显增多,长期使用不得不提升激素强度等级。以至于患处的皮肤比其他地方明显的厚和粗糙,而且汗毛也变得粗而浓。很多家长一直在矛盾中使用,明知道激素带来的副作用大,但一看到皮肤抓烂还渗着水,立即加上医院开的抗生素,抗病毒真菌药等等,结合激素继续使用下去。就这样循环往复,湿疹发作频率越来越高,发现根本就离不开激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