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在义乌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工仪式上,有人称,这里将拔地而起全球最大的光伏单体车间,规模相当于10个篮球场。当时,还有人难以置信。
一年后,当时认为不可能的事早已成为现实。这里不仅诞生了全球最大的光伏单体车间,还打造了行业内单体最大、吨位最大的智能立体仓储,生动诠释着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工厂的模样。
走进义乌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25℃恒温,60%恒湿,高速运转的设备,不同形状的机械手臂不停重复着抓取、翻转、移动等动作,地上不时还有AGV小车来回运送货物……而在自动化车间的“背后”,是“产业大脑”24小时操控。通过订单自动解析、大数据、机器学习、智能纠正等技术,实现智能计划、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从而在品质、成本、交期上取得突破,最终实现基于订单的“7天交付全流程可视”。如此黑科技、机器人,让人恍惚未来近在眼前。
2020年,光伏行业迎来增长期。当年3月份,晶澳科技与义乌正式牵手,投资102亿元在义乌打造全球领先的光伏智能制造基地。这是晶澳史上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其回归A股后第一个募投项目,对晶澳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该项目于5月正式启动,10月,首批应用182mm大尺寸硅片的高效组件就顺利下线。从正式启动到投产,间隔仅仅142天,创造了晶澳“义乌速度”。在“碳中和”目标指引下,2021年的光伏行业延续了去年的火爆行情。晶澳的生产态势也是一如既往。
“义乌项目的二车间已经实现满产,车间内所有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运转。一车间部分设备也在调试中。另外,二期5GW电池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义乌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全和行政负责人尤计国说,在产能全力爬坡下,今年年底义乌项目将有望达到百亿产值。
来源:义乌商报|作者: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