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43阅读
  • 4回复

[义乌故事]“断代”40多年!它是义乌老一辈人记忆中的味道,你尝过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请大声点
 

发帖
603
奖学金
133
威望
2642
微信分享到朋友圈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腔主  发表于: 2021-09-1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义乌十八腔,更多精彩评论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关闭
9月14日清晨,义乌市江东街道江东新村菜市场附近一家“梅陇里索粉”店内热闹非凡,这片不大的美食店里座无虚席,吸引了络绎不绝的“粉丝”光顾。“已经很多年没有吃到正宗的梅陇里索粉了,没想到前阵子家门口开了一家。每天早上一碗粉,养胃又清爽,不吃还不习惯……”江东新村居民张阿姨说。

这家“梅陇里索粉”店里的索粉,来自有着“鱼米之乡”美誉的义亭镇陇头朱村。店主朱位鑫是“梅陇里索粉”非遗传承人,曾担任过陇头朱四村的村干部。据他介绍,“梅陇里索粉”制作过程复杂,要经历选米、泡米、洗米、磨浆、挤压、捣炼、煮米、抽粉、晾洗、晒干等十道工序。


索粉又名粉干、粉丝和粉条等,是大家常见且喜爱的食品,相传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发明。在义乌,索粉从清朝乾隆年间发展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梅陇里索粉”则最能代表义乌老一辈人记忆中的味道。2019年,“梅陇里索粉”被评为第七批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976年,由于物资匮乏,陇头朱村原有的18家索粉作坊先后关停,正宗的“梅陇里索粉”被逐渐遗忘在历史长河里。2017年,朱位鑫决定重拾百年技艺,带领着村民众筹26万元创办了梅陇里索粉厂,第二年又注册了“梅陇里索粉”商标,让传统的抽索粉技艺得到更好的改良和发扬。
每天清晨,从义乌及周边县市赶到陇头朱村购买“梅陇里索粉”的“粉丝”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有人驱车十多公里而来,只为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粉。在讲究规模经营、流水制作的现代社会,传统手工制作的食品已经越来越少,原生态、高质量的食品也就越发显得珍贵。
今年7月,朱位鑫考虑到陇头朱村地处偏远,决定把“梅陇里索粉”的健康和美味带到义乌城区。“梅陇里索粉”店的开业,让越来越多的本地年轻人了解到这一曾“断代”40多年的美食,也让许多人通过索粉想要认识梅陇里。
据了解,陇头朱村前期建设的“梅陇里索粉”非遗乡村主题馆吸引了不少来自周边县市的市民,通过自给自足的全流程体验“梅陇里索粉”,实现了食旅相互促进。在“梅陇里索粉”品牌的招徕下,村里闲余劳动力纷纷加入索粉制作,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
“我希望能把祖辈的索粉技艺发扬光大,也希望能通过小小一碗索粉带领村民一同迈向共同富裕。”朱位鑫说。接下来,他将试水连锁经营模式,将“梅陇里索粉”推广到义乌之外的更多城市。

来源:金华新闻客户端 金华日报
6条评分威望+6
我是渣男 威望 +1 - 2021-09-17
a654349826 威望 +1 - 2021-09-17
三分钟热度 威望 +1 - 2021-09-16
喵小妖 威望 +1 - 2021-09-16
mgwaldjmh525 威望 +1 - 2021-09-16
请大声点 威望 +1 - 2021-09-16
特别声明:帖子及回帖全部内容为论坛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任何用户如认为页面上的特定内容涉及侵权,可通过页面底部侵权投诉指引向我们进行投诉。
本帖共有4条回复,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