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我们收获了很多感动和赞誉。都书写在一面面华丽的锦旗里。
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个战胜疾病的故事;
每一声称赞都是对医务人员点滴付出的认可;
每一位患者的满意,都赋予我们更大的力量。
第一面锦旗:传递医患真情,庆贺重获新生10月25日,微凉的早晨,义乌稠州医院消化内科病房内上演了温馨的一幕。消化内科主任程华军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绣有“宅心仁厚 医德高尚”的锦旗。
“程主任,真的特别特别感谢您,既救了我的命,又医好了我的心病!也感谢其他医护人员悉心的救治和无微不至的照顾。”25岁的湖南小伙子小李(化名)动情地说,质朴的语言透露出对消化内科医生们满满的感激。
这面锦旗背后到底是怎样的故事呢?由于工作上遇到了困难,加上和女朋友的感情也遇到了瓶颈,小李觉得愁云惨淡,整日闷闷不乐,惆怅之下便常常借酒浇愁。
一周前,小李酒后出现了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的症状。痛的满头大汗、难以忍受的小李被连夜紧急送往稠州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收住消化内科。
住院后,由于病情危重,险象环生。但经过消化内科程华军主任及科室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精心护理,小李终于转危为安。
在小李住院期间,程主任无时不在关注着他的病情,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经常在下班后还去病房探望,并且对于小李提出的问题都是耐心细致的进行讲解,甚至连一些微小的生活细节都仔细叮嘱。一连串的打击,让小李对生活愈加悲观。面对小李的消极情绪,程主任常常予以开导劝解,帮他重拾信心。
在生病且无人照拂之下,小李的基本生活也成了问题。但杜婷婷护士长以及科室医生、护士也都对他的生活照顾有加。在他禁食期结束后,大家经常轮番为他买饭并送到床头,忙前跑后的送水、陪检、心理安慰……,以家人的姿态温暖着小李这个孤零零的异乡客。 
在消化内科程华军主任和医护人员的悉心治疗和关心鼓励下,小李康复出院,送来了锦旗,也送来了家人般的信任。
第二面锦旗:一份份认可,折射出优秀医者的光芒。10月19日下午,义乌稠州医院中西医结合门诊刘程主任再获一面锦旗!上书:“医德高尚 妙手回春”。
这已经是刘主任本月以来的第二面锦旗了,更是他漫漫从医生涯中,数不清的赞誉之一。送锦旗的患者朱女士(化名),紧紧握住刘程主任的手,连连道谢,声声称赞,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据朱女士介绍,她今年48岁,近一年多来饱受上腹部胀痛、嗳气的困扰,并且经常心跳加速、毫无食欲。曾去多家医院看诊过,甚至还特意去过省城求医,都以为是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了很久也没什么效果。
近两月她的症状持续加重,严重影响生活,为此朱女士极度焦虑,四处求医。经多方打听,了解到义乌稠州医院中西结合门诊的刘程主任医师医术精湛,很多疑难病例都被治愈了!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义乌稠州医院进行诊治。
刘主任进行了仔细的问诊和详细的检查后,发现她常年的睡眠障碍、情绪焦灼,诊断为:“胃肠神经官能症”。对症治疗后,仅两个疗程,朱女士的病情便明显好转,没有再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生病以来,朱女士的心情终于拨云见日般的灿烂起来了。
朱女士说:“刘主任不仅医术好,治好了折磨我的胃肠顽疾,而且医德也好,对于我们的问题从来没有不耐烦的时候,让我们很感动,也很感激。”
刘程主任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技术水平以及对待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多年来,受到了众多患者的好评。一面面锦旗,折射出优秀从医者的光芒。
第三面锦旗:亲手奉上的,是感动,也是信任。10月11日上午,一位热心大妈为义乌稠州医院骨一科送来一面“精心护理 医术精湛”的锦旗,感谢骨一科周均明主任、虞仙龙医师对他的治疗。
谢大妈今年70多岁了,前段时间,因为不慎摔倒后,导致右肘关节骨折,不能动弹,疼痛剧烈,随即前往稠州医院骨科就诊。
入院后,周主任及其骨科团队经过前期检查和完善的术前准备,并根据老人病史等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和手术计划,并为其进行了“右尺骨冠状突骨折+桡骨小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肘关节稳定术”。
在术后康复期间,正值骨科患者就医高峰期,周均明主任每天在忙完门诊和手术后,坚持到病床查看她的恢复情况并指导她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及神经根粘连。
吴小青护士长则带领责任护士每天看望并鼓励她坚持功能恢复,战胜病魔。在骨一科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谢大妈伤口愈合很好,康复较快,顺利出院。
谢大妈深表感激,在出院后特制了这面锦旗,在家人的陪同下,亲手送来以感谢每一位照顾过她的医护人员。
来送锦旗的谢大妈老伴儿感激地说道,“谢谢周主任和骨科医护人员们,平时非常关心我妻子的病情,出院后还电话叮嘱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现在她的身体很棒,我们已经无法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义乌稠州医院全体医者,将以此为动力,继续通过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切切实实地为患者服务。”
(来源:义乌稠州医院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