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14阅读
  • 17回复

[义乌故事]男子刚刑满释放,就把义乌老板娘给骗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055
奖学金
4141
威望
109761
微信分享到朋友圈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腔主  发表于: 2022-03-0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义乌十八腔,更多精彩评论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关闭
近年来,义乌加大力气治理市场“回扣”问题,不断净化营商环境。但仍有人利用所谓的“潜规则”坑蒙拐骗,让急于做成生意的经营户纷纷中招。近日,义乌警方侦破一起诈骗案,犯罪嫌疑人芮某落网。

拿到“回扣”后拉黑商户微信

金女士是义乌城西街道人,在国际商贸城一区做饰品生意。去年10月28日上午,一名衣着得体的中年男子走进她的商位,看样后表示要订购一批价值36万元的饰品。

男子自称“陈旭”,其女儿在土耳其开了一家贸易公司,这些饰品将发往土耳其。“今晚8点之前,我会先汇10万元定金到你的账户。”“陈旭”说,汇款时会额外多汇两万元,用于购买手机,“你先带我去把手机买了”。

金女士没多想,带着“陈旭”到义乌电信市场买了一只价值1.29万元的苹果手机。这时,对方又以其母亲需要用钱为由让她转1000元。“微信转账时需要填写姓氏验证,他让我填‘芮’,我虽然有些怀疑,但被那笔大订单冲昏了头,当即又转了钱。”金女士说。

当天,金女士守到深夜也没见到定金到账,同时发现微信已被“陈旭”拉黑。她当即联系隔壁商位的商户——当天上午,“陈旭”在这个商位也下了20多万元的订单。“当时,那名男子要我给他1000元路费,我比较谨慎,只给他买了一件200元的衣服。”该商户说。

去年11月1日,金女士在遍寻“陈旭”无果后,到义乌市公安局商城派出所报了警。

利用“潜规则”屡屡行骗得手

经过缜密侦查,义乌警方发现“陈旭”姓芮,43岁,安徽马鞍山人。1998年以来,芮某因犯盗窃罪或诈骗罪,先后9次被安徽当地法院和义乌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对金女士实施诈骗前不久,芮某才再次刑满释放,得手后选择“人间蒸发”。

对多起假冒业务员索要商户“回扣”诈骗的案件串并侦查后,义乌警方发现背后都有芮某的身影——在某外贸公司和五爱库存品专业街一商位,他以下大额订单为名,分别索要走一部价值1.8万元的华为折叠屏手机;在国际商贸城某商位索要“回扣”无果后,他顺走一台平板电脑……

2月24日,义乌警方侦查发现芮某潜逃回马鞍山老家,立即赶赴当地将他抓获。落网后,芮某对自己实施诈骗的作案事实供认不讳。

据介绍,他于2001年到义乌谋生,最初在一家外贸公司做业务员,发现向商户索要“回扣”的潜规则后,开始假冒采购商或外贸公司业务员作案。

据民警介绍,芮某能说一口流利的义乌方言,朋友圈晒的都是豪车及自己的“豪华办公室”,引诱一些急于想做成生意的商户放松警惕上钩。目前,芮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义乌警方刑事拘留。

义乌警方提醒,芮某的手段并不高明,广大商户只要共同抵制“回扣”现象,就能避免上当受骗。针对收受“回扣”的“黑心”业务员和翻译,各外贸公司应及时开展自查自纠,严肃风纪,寻找内部存在问题,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让“浑水摸鱼”者没有生存空间。


来源:金华日报
38条评分威望+38
特别声明:帖子及回帖全部内容为论坛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任何用户如认为页面上的特定内容涉及侵权,可通过页面底部侵权投诉指引向我们进行投诉。
本帖共有17条回复,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