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各地气温明显上升,中暑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近日杭州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急诊室就接连收治2例因高温不适送入院的患者,其中一人体温40+℃,被诊断为热射病。
高温天户外工作数小时
男子热进急诊室
56岁的尚先生是一名建筑工人,前几日上午尚先生想趁着早上天气稍微凉爽的时候完成余下的一点户外工作。但没想到,在户外工作2个多小时后,尚先生就出现了胸闷、乏力、肌肉酸痛等整整,在阴凉处休息后依旧未有好转,工友发现后立即将其送入杭州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入院后,医院急诊科立即为其进行检查,发现其体温为38.6℃,初步诊断为中暑,于是立即进行补液、降温等处理。万幸其情况不是很严重,没有生命危险。在观察一段时间,症状缓解后便可回家休息。
高温不舍开空调
85岁老太晕厥入院
无独有偶,当天晚上10:00左右,今年85岁高龄的陈老太,也因为高温被送入院,但她的情况比尚先生要严重的多。陈老太,平时一个人在家里,近几天气温逐渐升高,家属让她尽量开空调待在房间,但是节省的她,最多开会电风扇,多数的时候依旧拿着手摇扇。当天晚上,家属回家发现陈老太躺在床上呼吸不应,表皮温度极高,于是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将其送入杭州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急诊室。
入院时,陈老太已陷入了深昏迷状态,神志不清,体温高达40.7℃,诊断为热射病。急诊医护人员立即为其建立静脉通路,冰盐水、冰毯、冰帽、冰袋等救治措施,使患者体温迅速将至38.5℃左右,但因老人年纪大,基础疾病多,情况不容乐观,随后老人被送入ICU进一步抢救治疗。
因老人中暑持续时间较长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目前,老人依旧未脱离生命危险。
“热射病发病与高温环境、重体力劳动相关,又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前者大多为中青年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所导致,后者大多有慢性基础疾病,年老体弱者居多。” 杭州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急诊科主任张金提醒:酷暑季节,高温持续,“烤”验才刚刚上路。
市民们尽可能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工作、运动或者生活;饮食要清淡,多补充有防暑降温作用的饮品和时令水果,如绿豆汤、绿茶、西瓜等。如果出现中暑症状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防止进一步发展为热射病,若送医不及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来源:橙柿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