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3306873
-
- 注册时间2019-03-12
- 最后登录2021-09-29
-
- 发帖572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奖学金1061
- 威望2565
- 打卡1667天未打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义乌十八腔,更多精彩评论请登录后查看。
关闭

如何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呢?家长们不妨从以下8方面入手: 1.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一流的家长做榜样,二流的家长做教练,三流的家长做保姆。在中国,孩子缺的不是保姆,而是榜样。 身为家长,要时刻为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积极地学习和成长。 想让孩子爱上学习,那就先让自己成为学习型家长,看书、学习是每天必备功课;想让孩子善解人意,那就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宽容、大度之人,凡事不与人斤斤计较…… 2.设定踮脚就可够得着的目标 第一名固然让人羡慕,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取得的。 学习中设定目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家长们不可好高骛远,给孩子设定一个怎么跳都完不成的目标,这样只会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 所以,在帮孩子设定目标时,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一个踮起脚尖就可以够的着的,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孩子获取更多的信心。 3.努力发现孩子的潜在能力 不要整天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这样不但不能激发孩子更努力去学习,还可能让孩子形成“我比别人笨”的心理定势,甚至产生“妈妈喜欢别人”的抵触情绪。 孩子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你也不是别人家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差异性,我们要认可,对于孩子的优势和潜力,我们也要努力发掘,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4.鼓励孩子接触更多的领域 门门都考100分才是好孩子?未必! 动手能力强、人缘好、懂礼貌、喜欢探索、善于发现问题也是好孩子。 作为家长,要积极寻找、激发孩子的优势,并给孩子多一些鼓励。 我们不能仅仅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只会学习、努力考100分的工具,而是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集知识型、智慧型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 作为家长,不要总逼着孩子多看一本书,多背几个单词,而是多鼓励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涉猎一些未曾接触过的领域。即便是要做一个“书呆子”,也要做一个智慧型的“书呆子”。 5.遵循孩子成长规律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寻的,其学习学习能力发展也是有规律的。 13岁以前,孩子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模仿能力比较强,这个阶段学语言最合适,而13岁以后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开始凸显起来,此阶段学数理化更容易。这就是为什么小学背古诗比大学要容易,高中学数学等学科更容易。 所以,孩子什么年龄就让孩子做什么事情,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千万不要赶鸭子上架,否则到头来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6.让孩子体验成就感 让孩子爱上学习最好的方法不是花重金让孩子进入名校,也不是给孩子报牛X的补习班,请多厉害的辅导老师,而是让孩子体验成就感。 孩子需要鼓励,要给他成功的体验,努力培养他的成就感,有了成就感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能更努力地学的更好。 作为家长,不要总是想着帮孩子代劳,而是让孩子努力去体验,感受置身其中的快乐,一旦他有了成功的体验,就会有更大的信心,也会将更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其中,以求做的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