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那会我刚刚来义乌。
带着从学校毕业的稚气,第一次走进了举世闻名的小商品城。琳琅满目的商品,每个窄小的店铺,忙碌着不停打包发货,询价看样的身影。
随后的第四个月,我从电信公司对面的义乌数码城扛回了电脑,在一个不到20个平米的单间里干起了电商。
2021年,当我开车行驶在横贯义乌东部西部的国贸大道,看着一旁10多米高的,将要铺好的轻轨桥墩。我望着窗外的阳光,居然有点恍惚,不禁地问,我是谁?我在哪里?
这10年,我作为一个普通百姓见证了义乌的沧桑巨变。和很多普通来义乌的追梦人一样,在每一个忙个不停的夜晚,在每个繁忙而拥堵的清晨,感受义乌这座城市的独特色彩。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无比忙碌着!这个城市,我相信让很多人都爱恨交加。网络上,电视台,关于义乌的报道一遍又一遍,一篇又一篇。可是,当你无数穿梭在义乌,一次又一次进出拥挤破旧拥挤的高铁站,一次又一次看着带点红色土味十足的4层半楼房,一次又一次看过七八月空荡安静的市场,你会问,义乌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是的,那些来义乌多年的你,会看透,会懂得这个城市的无聊,会知道这个城市盛名背后的平凡。
2020年疫情肆虐,义乌中小工厂实体经济运行困难,一方面经济要转型升级,一方面要拉到城市框架,实现城市蝶变,所以有了2020近乎疯狂的402亿的土地财政收入。
房价从2万,3万,3万5,一次又一次刷新纪录。那些奋斗多年,买了房子的人,多年的积蓄被瞬间被房价吸干。
我很怀念刚来义乌时,市中心单间只要3000块钱的日子,也就是那样的时光给予了每一个平凡普通的我们机会,这是包容,也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让你可以追梦。但时至今日,义乌变了。走了一批又一批,又有一大波来带着不切实际的理想来到这片充满造富神话的地方,最后梦碎一地,回到故乡。

回看这十年在全国经济百强县中,义乌从2012年的第八名,掉到2020年的第九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但是事关百姓幸福指数的房价在2020年高居排行榜的第二。这说明什么?实体经济转型举步维艰的义乌,大量资金涌入了房地产。结局只有一个,实体经济只会进一步萎靡。我想这是大多数义乌人不愿意看到的,义乌的未来不可以在虚高的房价泡沫里,人们不会真正的幸福,最起码那些涌入义乌的建设者,会觉得这个城市过于冷漠。深圳说来了就是深圳人,在过去的2020年,深圳作为一个10倍于义乌的人口的城市,土地财政收入仅仅是义乌的三倍,就1500亿而已,但是深圳房价一骑绝尘是因为他确实拥有傲居全球的高科技产业集群:腾讯,华为,中兴,大疆,比亚迪一大批高科技产业在背后做支撑,放眼义乌有什么呢?所以说,义乌的未来应该在对标世界性的贸易市场里,在全球贸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上级给予的政策照顾得到实际性的回馈,集中精力提高产业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提升科技含量,做大做强产业,经济税收才能真正上去,否则只会是掏空吸干城市的未来。
,

[ 此帖被客家大师兄在2021-03-05 22:1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