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看到这么一段话。(所谓的双减,既不是减压,也不是减负。双减,一减不优秀的孩子,二减不重视教育的父母。双减的本质是刷选,上筛选人才为国贡献,下筛选劳力为国添砖!)
新中国已成立了这么久了,在学校里还有这种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思想吗,只要是参加了正常的劳动不都是为国家做贡献了吗,区别不应该只是分工的区别吗?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说过了君子不器,应材施教,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对孩子下定义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违备了教育的初衷。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我国已经完成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还在为生活拼命的拼博,客观条件上已抽不出时间关心小孩的教育,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难道是想推卸责任吗,他们不想孩子得到一个好的教育吗。
国家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在带动所有人富起来的目标是不会改变的,教育改革是这一伟大目标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共同富裕的改革先锋。学校学习有一定竟争关系是好的,对大家学习有激励做用。合作是社会的主流,应该让孩子学会这个重要才能,让孩子学会爱别人,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