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51阅读
  • 2回复

奇人奇才李奇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网站丁丁
 

发帖
2681
奖学金
3198
威望
6485
微信分享到朋友圈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腔主  发表于: 2023-04-2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义乌十八腔,更多精彩评论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关闭
近日,赴杭拜访收藏家老杜,在其书房见到一幅大写意花卉图,不禁为画中高古意境和澎湃气势所震撼。一看作者,李奇申(哈奇),没听说过啊。
老杜介绍,李先生是他玩青瓷、习绘画、学周易的老师,亦是引领其改变人生道路的启蒙导师。在他娓娓的叙述中,李先生的形象变得鲜活起来。
当年,李奇申在杭州一家文化部门当文员,文质彬彬,左邻右舍都尊称他“李先生”。与之接触后,发现李先生满腹经纶,博闻强识,是个奇才全才:他是张大千再传弟子,又与周昌谷相交甚厚;收藏瓷器,是杭城玩汉陶晋瓷的大行家;喜好中国学术,对《周易》研究很深。
老杜先是跟着李先生学瓷器、习《周易》,之后见他老在作画,也拿起画笔学了起来。从此,观摹李先生作画,成了老杜最好的享受,因为文质彬彬的李先生,在画桌面前却成了激情澎湃的表演家——
李先生写字作画,仿佛在舞台上表演,手中那枝画笔,在宣纸上恣意挥舞,时而张狂疾速,时而蜿蜒游动,时而力若千钧,时而举重若轻,时而豪情万丈,时而闲庭信步,完全处于一种忘我之境。


艺术上,李先生崇尚青藤和八大,师古而不泥古。他曾师承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入室弟子,算是大千先生的再传弟子。他与中国人物画大家周昌谷先生是挚友,老杜曾见过周昌谷为李先生数十幅画作写过题跋,赞誉之情,溢于言表。李奇申的作品,有明末清初八大山人的冷峻孤傲,有张大千才情四溢的泼墨风范,又有浙派人物画大家周昌谷夺人心魄的五色重彩。

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的李奇申,感情上却似乎一直无所寄托。老杜说,李先生终身未婚,不是娶不到,而是事出有因。
其实,仰慕李先生的女性不在少数。老杜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比李先生小十多岁的中学女教师,长相俊秀清丽,每周休假时都会来为李先生做家务。每当俩人相聚时,邻居们常会听到李先生房中传出的愉悦琴声,悠扬悦耳的琴乐,宛如情侣间如歌如诉、似吟似唱的对话。正当邻居都以为这段恋情会开花结果时,没料李先生还是婉拒了苦恋他一年有余的女教师。
老杜为他感到惋惜,忍不住发问,李先生回答在生活上有诸多不便,不能让她因为爱自己而委屈一辈子。原来,李先生是回族,信伊斯兰教,饮食方面与普通人士有别。
有人为了爱,不择手段去占有;有人为了爱,明明在乎却选择放手。爱情,就是这样神妙莫测。
李先生平时生活很俭朴,除了喜爱的古董,从不买其它贵重物品。但他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乐于捐赠书画作品做慈善,是一位具慈悲心的艺术家。


“李先生现在生活如何?”笔者禁不住问。老杜继续说着,语调变得低沉——
“由于听力障碍,李先生已多年不接听电话。疫情期间,我也尽量不去打扰,今年去时,敲门良久不见回应,隔壁邻居大姐闻声开门,说这屋现已无人居住,李老先生去年就离世了,好像是侄子给他办了后事。”
人的生命有长短之分,也有厚薄之别。活得久是生命的长度,活得有价值,则是生命的厚度。李先生为这个世界留下近万件艺术作品,奉献于社会,这足以证明他是一个生命有厚度之人。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形容的正是李奇申这样的人吧。

人物简介:
      李奇申(1944—2022年),字哈奇,杭州人。擅书画,玩瓷器,博古通今。张大千再传弟子。大写意花鸟意境高古、气势澎湃。早年曾创立浙江吴越画院。


(作者:傅根洪)
6条评分威望+6
特别声明:帖子及回帖全部内容为论坛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任何用户如认为页面上的特定内容涉及侵权,可通过页面底部侵权投诉指引向我们进行投诉。
本帖共有2条回复,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