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认识,却很可能遇到过这种事——江湖依然有姐的传说。这话安在她身上,不为过。
小时候颇有点大姐大范儿,她同村的两个小姐妹天天粘着。不过这件事她们之间的回答却大相径庭。四年级她请假几天,回来我们就都议论,在家偷学好多吧。她云淡风轻,哪有?小姐妹则信誓旦旦即使生病也不忘好好学习。至此她的学习成绩好,是归功于刻苦还是天资聪颖很难说清,可能是两者的结合。但她大姐大的范儿一直在,N年以后那个暑假竟也都有领略。
那时候的校舍简单朴素,但教室前都留着个大空场地。我们的课间生活单调却不无聊,踢键子跳皮筋跳绳都算。这些个活动不像下棋,别人让着就是让着,都是各凭本事计数。在印象里,这些游戏个顶个她都玩的不错。
五年级以后她独自到了镇上初中。虽然是同一个镇,但学校之间的氛围不一样,在此后的初中合并可见一斑。按照我们上一届的流程,初中四年都在二中,但我们这届第四年却都要到镇一中。我们的二中建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周边村的都往这里赶。班上只有两个城市户口,同学间很少生是非、大家都相安无事,只有个别的钱不够再加上本身不愿意上学的辍学在家。小学初中几年下来很多走着走着就散了,都不等学期结束……那时候家里钱宽裕的很少,但再穷不能穷教育,只要孩子愿意上父母都还是愿意淘这个钱的。一中孩子玩的挺花,痞痞地打架,不分男女,我们教室就受过洗礼。也不知道当时她一个人独自到一中是种怎样的感受。但她应该处理的很好,要不然N年之后大姐大的范儿依然清晰可见,显然这中间她的自信没有丝毫打折。
虽然同窗短短两三年,多年以后的同学聚会还是会特意通知她。她在同学间的名声与威望可见一斑。不知道她有着怎样的奇能力,但我一直好奇。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刘若英的后来,安排在时间身上也合宜,不是嘛?当追忆往昔,记忆模糊甚至偏差,只有零星的尚在……生活不是小说,怎么编都不为过。
把这些微不足道记录下来,封存在独家记忆。只是改天见,会不会分外的轻松?